是哈佛大学知名教授罗越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著作,由其学生整理,浙大王海城翻译,但建议学校订购英文原版,退而求其次再考虑翻译版
一本对于哈佛大学知名教授罗越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由其学生罗伯特·贝格利整理撰写,是我们研究青铜器不得不了解的英文原著,建议学校订购本书
为深入落实人才强馆战略,紧抓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契机,促进AI在图书馆各项工作和每个服务场景中的应用,大幅提升馆员工作质量和效率,帮助馆员结合工作岗位需求和自身兴趣与潜质,深入钻研AI技术,最终成为其领域的AI应用行家,图书馆在2024年全面实施“AI+专业馆员”培养计划。为有效总结该计划在2024年取得的进展成效、…
为深入落实人才强馆战略,紧抓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契机,促进AI在图书馆各项工作和每个服务场景中的应用,大幅提升馆员工作质量和效率,帮助馆员结合工作岗位需求和自身兴趣与潜质,深入钻研AI技术,最终成为其领域的AI应用行家,图书馆在2024年全面实施“AI+专业馆员”培养计划。为有效总结该计划在2024年取得的进展成效、谋划2025年工作方向和目标,2025年1月2日,图书馆“AI+业务”…
“辛酉政变”改变了晚清历史的走向,随之而来,军机处的汉族官僚日趋加深分裂为“南派”和“北派”,且势力此消彼长。在此背景下,两宫太后与恭亲王、醇亲王的关系也走向微妙,李鸿藻、沈桂芬、王文韶、张佩纶等汉大臣接连登场,共同织就一幅权力的画卷,大清的命运齿轮又将如何转动?以派系政治入手,开创性解读清朝覆灭的隐形原因,透视大变局之下晚清皇权与官僚政治的共生与博弈。
中法战争爆发后,“甲申易枢”事件随即成为晚清史上的重要拐点,代替恭亲王班子的醇亲王人马,与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北洋、翁同 为首的“帝党”实现了怎样的政治共生?而随着醇亲王去世和光绪帝亲政,帝后两党终于直面最高权力“铁王座”,在甲午战败与维新派的催化下,这一不可回避的矛盾何以最终走向直接对决?英国、俄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列强,又在此间派系政治中,虎视眈眈地图谋着怎样的利益盘算?…
本书讲述了发生于19世纪徽州一个普通乡民的生活世界的故事。作者在细致解读这个主人公及其家人留下的长达四十年的日常行事纪录的基础上,以其生命历程为经,生活世界为纬,全面再现了这个世界的不同面向——从农田耕作到商品贩卖,从饮食、穿着到关系、人情,从时空感知到读写实践,从仪式展演到政治体验——及其变动趋势。本书力图有机结合整体史分析、微观史诠释及民族志方法,近距离观察国际贸易、王朝制度、…
有别于以往将“到民间去”运动限制于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科内部,或将其作为无政府主义运动在中国的一个细小侧面处理的方式,而是将其放置在两个交叉的脉络之中:其一,纵向地看,这一运动上承晚清开启的“走向人民”的政治与文化改革,下接中国革命的脉络,构成其中的关键转捩;其二,横向地看,这一运动发生于1920年代文化运动与民众政治互相催生的情境之中,经由二十年代文化运动的特殊机制,…
《前浪后浪》,飞越百年,在上一部《脉动中国》兄弟书的历史延长线上,重新出发,继续为当代中国人探索精神血脉根源,聚焦上百位知识精英心路历程的个案研究,关注这一百年来我们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