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文俊先生所著《新中国新发现书法史讲义》不仅是对“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的系统式学术阐释,亦是在新出土材料的视野下对商周至隋唐时期中国书法史进行的重新叙述,更是在“重塑经典”的过程中对当代书法的反思。
北庭文书出自敦煌吐鲁番文献,散见于各个研究机构,迄今并无系统整理。本书力图完整搜集现存的散见于不同收藏机构的唐代北庭文书,是首次对唐代北庭文书进行专题汇编,意在使北庭文书呈现系统、多样的综合体面貌;在此基础上,本书还对文书进行了初步利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分为文书编、研究编、图版编,以文书录文整理为主,辅以必要的注释和专题研究。共收录唐代北庭文书近200件(组…
本书收入的调查报告,从《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到《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杠杆结构”》,共计十五篇,其中《西南建筑图说》分为两四川和云南两个部分。相比旧版,此次新版增加了《平郊建筑杂录》《曲阜孔庙之研究》《清文渊阁实测图说》《西南建筑图说》《浙江杭县闸口白塔及灵隐寺双石塔》五篇,更换了《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一篇的版本。十五篇调查报告以上、中、下三册的形式呈现,每一篇都包涵典雅的文学讲述、…
三联书店新版《注释》,采取简体中文本的形式,以2000年出版的梁思成全集第七卷作为底本,同时着重参考了1983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营造法式注释》上卷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核正疏漏,调整版式,并邀约了曾参与《注释》上下合卷编校工作的著名学者王贵祥撰写了两万余字的长篇导言。
《盘龙城(1995~2019)》共分5卷,包括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景观与环境、陶器研究、青铜器研究、玉石器研究五个部分,分别成卷。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是张涌泉教授三十多年敦煌文献研究的结晶,系统梳理了敦煌写本的语言特点和书写特例,构建了写本文献学的理论体系。本书回顾了敦煌文献的发现与整理史,详尽探讨了写本文献的形态、字词、符号系统及校理方法,强调了写本文献不同于刻本文献的独特价值。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和严谨考证,本书不仅推动了敦煌学的深入发展,也为写本文献学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晋南朝服饰上承汉魏下启隋唐,是联结汉魏衣冠与中国中古服饰的重要环节.晋室偏安江左"衣冠南渡",汉魏服饰系统得以很大程度的保留,继承以汉族服饰为主导的华夏服饰之正统,这种"正朔相承"的礼仪服饰系统,同样沿袭至南朝.东晋南朝继承了汉魏祭服,朝服的基本制度,仅在服饰细节上做出细微改变.晋室南渡,把中原汉魏常服也带到了南方并逐渐与南方当地服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