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四川大学图书馆

站内搜索

  • 四川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典籍中国:跨越时空的对话》2023年秋季学期的古籍实践课于10月23日、24日和28日在四川大学文理图书馆顺利开展。古籍特藏中心的老师们共同完成了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实践课内容丰富,包括参观古籍展览、古籍阅览室、修复室和典籍馆,体验古籍雕版刷印和制作线装书等。此次参加实践课的大一、大二本科生约150人。

  • 汪元量自編其集爲《湖山類稿》,多經傳刻編輯。本次整理據清人所輯《湖山類稿》及《湖山外稿》,復從明刊本《詩淵》及影印本《永樂大典》輯録出水雲詩詞多首,胡才甫先生為之校注,是汪氏文集最爲完備精善的整理本。

  • 本书主要探讨了稷下学宫的兴衰演变和稷下诸子的思想特点。其中,第一至五章整体介绍稷下学宫的发展和学术面貌。第六至十一章详细介绍了儒、墨、道、法等各学术流派在稷下的交流融合,并涌现出了新的思想流派;着重介绍了稷下主流学派黄老之学的成熟,其代表作《黄帝四经》开启了援道入法、兼综儒墨阴阳的思想传统;探讨了稷下学重要的代表作品《管子》一书中的黄老、阴阳五行、精气论等思想的形成;以及孟子、荀子、宋钘、…

  • 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版,2023年崇文书局再版。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在“天人相分”说的立论之上,详细论述了荀学的源与流。本书上篇从荀子本人的学术思想出发,详细介绍其天人观、人性论、王霸论、文学思想等,略探其源,重点在揭示荀学与孟学的差异,即在主张“天人合一”的孟学一派之外,还有开创“天人相分”的荀学一派。下篇从荀学史的角度,对不同朝代的荀学研究做出系统梳理,其间颇涉反荀的论争,…

  • 本书尝试根据逻辑演绎的方法对荀子的相关思考进行重建,以便呈现出荀子为建构政治秩序、道德人生等问题所提供的意义清晰、逻辑连贯的解答。

  • 以个人视角,呈现出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近三十年间蜀地乡土百姓的生活日常。

  • 978-7-5490-2223-6

  • 中图法分类号 : K877.423 ( 历史、地理->文物考古->中国文物考古->古书契 ) 内容提要: 《洛阳明清碑志》分卷出版,一县一卷。主要辑录洛阳境内明清时期的重要碑刻,其中包括各种碑刻、墓志等内容,是研究明清时期洛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重要史料,充分展现当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建设的辉煌历程。 图书馆已有本套书的其他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