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金石古籍整理的系列成果,构成系列,十分需要。
本书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石刻图画拓片的汇总,共100余种,240余张图片,时代为宋至清。其内容丰富,包括山水风景、花卉鸟虫、道释人物等,研究价值大山水刻石、宫河地图,体现了古人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的济世安邦思想;仙人羽龙、神话故事、宗教人物,勾勒了古人儒释道思想交融下的宇宙认知、生命意识以及道德信仰;山水花草、梅兰竹菊、禽鸟异兽,体现了古人高洁的士人品格。这些石刻运用或块面相生,或纯勾描,…
本书所收造像为上有题名题记者。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宗教石刻以单体佛教造像为主,时代从北魏一直延续到明清,基本构建起了长安地区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序列。除大量佛教造像外,还有部分道教造像和佛、道合刻造像。造像形制有造像碑、造像塔、背屏式造像、龛式造像等。不同时期所流行的造像形式也不尽相同,如北魏时流行造像碑、背屏式单尊造像,北周至隋圆雕单体造增多。这些石刻的造型与铭文辉映成趣:造像布局丰满,…
是西安碑林所藏陕北米脂、绥德等县征集和发掘所得画像石汇总,共150余种,200余张图片,典型体现了陕北画像石的特点。画像石墓在陕北流行的时间大致为整个东汉时期。画像内容有仙禽瑞兽、东王公西王母、历史故事、车马出行、生活场景等。这批陕北画像石资料的系统公布,为进一步认识和深入研究汉画像石墓葬的结构、画像石的组合、内容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提供了全面而详实的实物资料。
本书收录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开成石经高清拓片近400张,并配以文字说明,高精度呈现了中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好的儒家刻经《开成石经》这一世界上最重的一部书的全貌。
本书所收录的四十四尊经幢的拓片,是西安碑林将其所藏首次结集出版。经幢是唐代才出现的一种多面体佛教石刻艺术,由画写佛像和经文的丝织幢幡演化而来,常立于寺庙中、僧人墓前或者通衢大道之侧,用以祈福和辟邪。其功能和它上面所刻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息息相关。
2024年11月14日至15日,四川大学第五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在望江校区体育中心二楼主馆盛大举行。四川大学图书馆分工会在此次比赛中表现出色,经过精心组织和积极备战,在教练兼队长胡琳老师的带领下,图书馆羽毛球队在两天的激烈比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排名第十二位。
比赛现场,啦啦队的加油声此起彼伏,为图书馆羽毛球队的每一分努力助威。在小组单循环赛中,图书馆羽毛球队的男双组合胡琳和闫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