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阅读群体为考察对象,对1949年至1956年大众阅读进行研究。作者从阅读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图书馆学、历史学、目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分析农民群体、妇女群体、工人群体等阅读群体的阅读动机和阅读特点,从中发现大众阅读工作的社会性,得出大众阅读工作的基本规律、知识构建,从而提升大众阅读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本书稿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阅读群体为考察对象,对1949年至1956年大众阅读进行研究。作者从阅读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图书馆学、历史学、目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分析农民群体、妇女群体、工人群体等阅读群体的阅读动机和阅读特点,从中发现大众阅读工作的社会性,得出大众阅读工作的基本规律、知识构建,从而提升大众阅读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上石河墓地位于河南省义马市市区南部、石河西岸约100米处的原上石河村中,是三门峡地区继上村岭虢国墓地之后发现的又一处较大规模的春秋早期中小型贵族墓地。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委派,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义马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首次较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春秋时期墓葬107座、马坑9座,出土各类文物达3549件(颗)。本书全面、…
本书收集、整理了传世和出土的先秦青铜共计一千余件,通过对铜的定名、功能、类型学、墓葬组合关系、区域分布特点以及铭文内容反映的时代背景等方面的梳理和研究,力求总结青铜的发展脉络,探明青铜鬲在整个青铜礼制范围内的地位和价值,进一步深化对中国青铜时代特征的总体认识。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及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参考阅读。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青铜方彝的学术专著。书中全面搜集了传世和出土方彝,梳理了自宋代以来著录和研究方彝的历史,探讨了定名和功用问题,通过细致地考古类型学分析,揭示出方彝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推定了各期年代,归纳了随葬方彝墓葬的特征,分析了方彝在墓中的摆放位置,从出土地点的分布出发,观察方彝的使用地域、人群及其变迁,研究了方彝和其他青铜器类的组合关系,探索了方彝出现和消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