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四川大学图书馆

站内搜索

  • 本书主要研究历史地理学的两大分支学科,即历史地貌和古地图。首先在引论中阐明历史地貌学的基本问题、研究方法和古地图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意义。第一篇论述长江中下游河床与湖沼演变的历史过程,提出江汉洞庭地区历史上的“跷跷板”演变模式,为中下游河湖演变趋势和必须确保荆江大堤等问题,提供理论根据和背景资料。第二篇研究上海地区成陆的全过程,重新论证成陆过程中几条岸线的确切年代和位置,直接为大型工厂、…

  • 赵廷隐墓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青龙村一组,2010年11月~2011年6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出土墓志和买地券明确记载墓主人为后蜀宋王赵廷隐。赵廷隐卒于后蜀广政十三年(950年)冬,葬于广政十四年(951年),墓葬修建年代应在950年左右。该墓规格较大、器物精美,出土随葬器物共116件,包括彩绘陶俑、庭院模型、陶器、瓷器、锡器、铜器、铁器、砖石质文物等。本报告共分四章,…

  • 陶俑是随死者葬在墓中的一种明器,中国考古与美术史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的陶俑,迄今为止各地已有大量报告发表,其中有不少纪念墓的资料,为确定每个时期、每个地域的造型特征和形制变迁提供了重要材料。然而对于这些南北朝时期的陶俑,学者更多是根据墓葬随葬品的特征进行考古研究,而进行美术史研究的,包括日本在内,仍然为数不多,本书正是对中国南北朝隋唐陶俑的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