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宋代植物谱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学方法,加以墓志、书法作品等石刻史料,追溯编撰者的个人经历及社会背景,考证谱录的版本流传,并甄别书籍的真伪,以期更加深入地厘清宋代及宋以前植物谱录的发展脉络,阐明植物谱录的兴盛与当时社会的关系。
本书将宋代植物谱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学方法,加以墓志、书法作品等石刻史料,追溯编撰者的个人经历及社会背景,考证谱录的版本流传,并甄别书籍的真伪,以期更加深入地厘清宋代及宋以前植物谱录的发展脉络,阐明植物谱录的兴盛与当时社会的关系。
本论文集集结了“书籍之为艺术——中国古代书籍中的艺术元素学术研讨会会议”的发言稿三十多篇,不同领域的专家向读者展示了书籍与绘画的的联系,呈现了书即可以是读物,也可以是我们后来称作的艺术,画同样既可以看,也可以当书来读的阅读思想。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在书籍的世界里窥见美的精神,领略书是灵魂的欢悦,这即是作者的体验,也是对读者的一份期待。论文集为书籍装帧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总的框架结构,…
1968年,在“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下,不但大批城镇医院的医生“下放”到基层农村,而且由上海近郊的川沙县开始,从贫下中农中选拔了一批年轻人担任“赤脚医生”。这些“我伲贫下中农自己的医生”,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落后乡村缺医少药的窘况,开启了中西医结合的尝试,建立了以社队为基础的“合作医疗制度”,也创造了当代华佗孙立哲们的“神话”。事实上,赤脚医生还与社队干部、民办教师、…
日本汉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繁衍域外的一大分支,在其1300余年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从模仿到创新、从依赖到独立的发展历程,产生过数以千计的诗人和数十万首诗篇,成就斐然。本书精选日本历代汉诗中佳作约1200余首,辨析日本汉诗的微妙佳境,呈现日本汉诗的发展历程,展现名家荟萃的日本汉诗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让中日两国的读者可以整体了解日本汉诗的发展历史。
汉诗是日本文学,特别是日本古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自8世纪中叶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编成,到19世纪创作逐渐式微,日本汉诗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诞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日本汉诗的风会迁移,每与中国诗歌的发展桴鼓相应,或早或迟地受到中国诗坛风尚的影响,是中日文化交流结出的丰硕成果。
本书由古典文学研究大家程千帆、孙望二先生编选。他们从大量的日本汉诗中精选优秀的诗作,并加以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