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四川大学图书馆

站内搜索

  • 穆旦被视为中文现代诗歌第一人,一生留下的诗作仅不到160首;“他有一种灵魂上的痛苦,而这使他最普通的观念都得了一种深重和庄严”。他翻译的普希金、雪莱、拜伦、奥登等人的作品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本书借助翔实的文献,记述了诗人穆旦/翻译家查良铮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激荡起伏的一 生。

  • 本书是对山东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题记的研究和解读。第一章概述,对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发现、分布、特点及研究历程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章至第五章对77种刻有可读题记文字的山东出土汉画像石进行了分类具体解读,对祠堂画像题记、墓阙画像题记、墓室画像石题记、碑刻题记所位于的汉画像石整体面貌、画面和题记内容、象征意义、艺术价值、史料价值等逐一讲解。

  • 本书是《西安碑林全集》的《画像石卷》,由拓片照片及照片说明文字组成,图文并茂,是西安碑林所藏陕北米脂、绥德等县征集和发掘所得画像石汇总,共150余种,200余张图片,典型体现了陕北画像石的特点。画像石墓在陕北流行的时间大致为整个东汉时期。画像内容有仙禽瑞兽、东王公西王母、历史故事、车马出行、生活场景等。这批陕北画像石资料的系统公布,为进一步认识和深入研究汉画像石墓葬的结构、画像石的组合、…

  • 本书所收录的四十四尊经幢的拓片,是西安碑林将其所藏首次结集出版。经幢是唐代才出现的一种多面体佛教石刻艺术,由画写佛像和经文的丝织幢幡演化而来,常立于寺庙中、僧人墓前或者通衢大道之侧,用以祈福和辟邪。其功能和它上面所刻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息息相关。唐人因信仰、遵奉此经而广植经幢。经幢还有一些变体,比如灯幢,上也有刻《金刚经》的,这些在本卷均能看到.。学术价值重大,强烈推荐我校图书馆购买…

  • 本书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石刻图画拓片的汇总,共100余种,240余张图片,时代为宋至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卉鸟虫、道释人物等,研究价值大山水刻石、宫河地图,体现了古人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的济世安邦思想;仙人羽龙、神话故事、宗教人物,勾勒了古人儒释道思想交融下的宇宙认知、生命意识以及道德信仰;山水花草、梅兰竹菊、禽鸟异兽,体现了古人高洁的士人品格。

  • 张盛墓是具有明确纪年的隋代早期墓葬,也是出土隋代 陶俑最多的一座墓,它是研究隋唐考古的重要实物资料。该墓出土192件 随葬品,包括陶瓷仪仗俑、武士俑、侍吏俑、侍女俑、伎乐俑、僧人、生活用 具模型等,为研究隋代的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其中白瓷文武官吏和镇墓兽形体高大,工艺精湛,堪称隋代瓷器的代表作。

  • 《唐墓壁画全集·陕西卷》是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收录了迄今为止陕西省境内的所有可以公开发表的唐墓壁画近600幅,以墓主的卒年先后为序,以墓葬为单元。不仅收录采用数字化技术取得的唐墓壁画原图的高画质图像,而且对每幅壁画都作有对应的线描图,清晰地还原了墓葬壁画的位置和内容,为认识唐代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提供了鲜活的资料,更为唐墓壁画的修复和复原保留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学术价值重大,…

  • 本书以主要碑帖品目为纲,依刻时前后排序,前为碑,后为帖,共收录六十四篇(六十九种),其中包含碑铭四十九种、墓志七种、摩崖纪铭四种、刻石题记五种以及单刻帖四种。每篇前提要记录原碑信息与原石现藏处。“出版印本综述”以海内外公私收藏之重要早期善本为目;所录善本依拓时先后分档排列,拓时相近者全本在前,残本在后,断代依笔者个人研究结论;善本说明记其收藏信息、拓时与1949年以来海内外主要影印出版情况…

  • 本书是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近年来配合基本建设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集,涉及东城、海淀、朝阳、丰台、通州、大兴、房山、平谷、怀柔等9区的14个遗址。时代跨度为战国至明清及民国时期,遗迹类型有墓葬、明堂、窑址等,出土的器物数量多,类型丰富,比较全面、及时地反映了北京市近年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工作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