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金之工》以金属为经纬,编织出一张文明互动的动态网络。一种青铜斧可以是草原部落的信仰图腾,也能揭示其他王朝的仪式革新灵感;一种金耳环可承载亚述帝王的威仪,又在河西走廊的齐家墓穴中回响。金属艺术承载着文明,在交流中生生不息。
以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近300件金属类文物为主,并联合国内多家文博机构,展示亚欧大陆跨越4000年的金属艺术,包括两河流域、安纳托利亚、地中海地区…
赵熙日记现存七册,陆续记载了赵熙自光绪十七年(1891)至光绪三十年(1904)十余年间友朋交际、诗文创作、经行浏览、家庭琐事等诸多历史细节,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研究价值。其中对晚清川籍京官群体的记录、对亲身经历的庚子事变的描述等,均可为学者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除诗文外,赵熙所留下的材料并不多见,中青年时期的文献更是寥寥,这批日记为深入研究赵熙生平经历提供了相当丰富的一手史料,…
《宋育仁经学九种》汇集整理了宋育仁经学著作九种,包括《诗经讲义》《中庸讲义》《孝经讲义》等,并撰写提要。提要对宋育仁经学专著的肉容、主旨、价值等予以阐述.《宋育仁经学九种》首次集中整理宋育仁经学专著,有利于推动宋育仁经学思想研究、宋育仁著作整理和近代蜀学研究,对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及文化自信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以宏观的视野探究中朝典籍交流,着重聚焦儒学典籍、史部典籍与文学选本三大关键领域。作者通过细致的研究和综合性分析,勾勒出古代朝鲜汉籍的整体样貌,彰显了古代朝鲜汉籍在体例及编纂层面对中国汉籍的模仿与创新,借此展现了汉文化的深厚内涵及其在东亚区域的深远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