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即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展”同名图录,汇集了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精彩呈现了早期中华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聚的发展历程。
本书即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展”同名图录,汇集了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精彩呈现了早期中华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聚的发展历程。
《汉代玉器研究》以出土的大量汉代玉器为研究主体,同时爬梳史料,物史互证,对汉代玉器形制、装饰风格、艺术审美、使用功能、文化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汉代玉器研究》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徐琳女士穷二十年之学问完成的心血之作,是目前研究汉代玉器极为全面、非常深入的专著。
赵鼎(1085~1147),南宋 政治家、诗人,先后两度出任宰相,《宋史》誉之为“中兴贤相之首”。1150年葬于常山石门(今何家乡长风村文图自然村),史称“忠简古冢”。2019年10月,经 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赵鼎墓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发现文献记载的“忠简古冢”其实是赵鼎及其三个儿子的家族墓地。《赵鼎家族墓》即是本次考古发掘资料全面系统刊布,同时将赵鼎生平,…
本书集科学性与普及性为一体的的考古发现图集,以重庆区县为单元介绍三峡后续考古成果。第三卷由丰都、涪陵、长寿等3个区县组成,每个区县均是单独成篇,在总结三峡后续考古收获的同时,对既往相关特别是三峡考古工作也进行了梳理,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对该区县自建国以来考古工作的总结。出版《三峡后续考古发现》系列图书,一是积极响应“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我们作为发掘者,在保护好、研究好文物的同时,…
本书集科学性与普及性为一体的的考发现图集,以重庆区县为单元介绍三峡后续考成果。第二卷由万州、忠县、开州、石柱等4个区县组成,每个区县均是单独成篇,结三峡后续考收获的同时,对既往相关是三峡考工作行了梳理,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对该区县自建国以来考工作结。出版《三峡后续考发现》系列图书,一是积极响应“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我们作为发掘者,在保护好、研究好文物的同时,更有义务去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二十世纪前期,对中亚的关注和研究对汉学至关重要,而汉学中心从欧洲转往美国时,哈佛燕京学社对哈佛和北美汉学的发展举足轻重,这为作者提供了挖掘哈佛燕京学社与欧美国汉学家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的契机,也构成了这部学术随笔的中心线索。集中内容涉及哈佛燕京学早年的历史、中亚学和汉学学术史研究、二十世纪前期人文学术的开放和交流带来的东西学者何处不相逢的际遇与学术史的佳话。
本书是“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品集萃”丛书之一种。铜镜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用来祭祀的礼器,西汉末期慢慢的走向民间,既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又是工艺精湛的艺术品。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有历代铜镜300余件,此次从中精选172面,附精美照片,详细介绍每件铜镜的名称、年代、造型、图案及铭文等信息,…
我校图书馆阅读活动的推荐书目,但是我校图书馆却未上架,十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