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 四川大学图书馆

中国哲学简史

读者书评

刚上大学时最初接触哲学,我便被西方哲学理论体系所吸引,其思考之广,体悟之深令我折服,甚至很多思想都是医学、物理、化学等现代学科的萌芽。“其实我们中国也有一套自己的哲学体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就写得很不错”,在小叔的推荐下,我将信将疑地阅读起来。

读完此书,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哲学文化的自信,先秦百家,诸子春秋,前人的思想无不闪烁着哲学的光芒,而且是善于思辨的,是吞吐日月、气吞山河的。不知是不是因为文化体系的关系,我读起来总能被其胸襟所震撼。读哲学使人善思考,多年后,我或许不会记得哲学史上的具体内容,但是我会永远记得,不论是西方的海洋文明,还是东方的农耕文明,人们在劳作之余,都会好奇地抬起头仰望天空,去思索宇宙和宇宙之外的一方天地。他们或许不知道,此刻,他们的思想也正如一颗闪烁的星子,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期数
一百二十六
书籍简介
《中国哲学简史》是哲学泰斗冯友兰先生思想臻于圆熟之时撰写的杰作,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哲学入门经典。1946至1947年,冯友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经过整理后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此书一出,便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不二之选,七十余年来一直是诸多世界名校中国哲学课程的通用教材。
作者名字
冯友兰著;赵复三译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中国现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被尊为20世纪中国哲学界泰斗。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印度德里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发布时间
同类书籍作者
(德) 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著;吕叔君译
同类书籍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同类书籍名称
《世界哲学史》
同类书籍索书号
B1/0264
图文作者
张怡颖
图文单位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审校人
天蓝
本期封面
本书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2020年
本书索书号
B2/3748Z-10
组稿
资源建设中心
馆藏地
同类推荐图书图片
同类书籍馆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