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2 views
推荐理由
作为非文史哲专业的学生,阅读本书完全是“慕名”而来。什么是“乡土中国”,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生活在农村却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我几近陌生的领域。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费孝通先生为西南联大与云南大学的同学教授“乡村社会学”,在西方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理论指导下,扎根于四川、云南等地的农村进行深入的社会调研,探索独属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
尤为可贵的是,作为一本开创性的中国社会学著作,本书行文客观,语言朴素凝练,可读性极强,做到了人人可读,读有所得,得有所思。费孝通先生从俗语、民谣、民间故事、历史记载、地方志等素材入手,展现古代的“中国乡村”;通过社会调研,实地见闻、处世经验等事实破解偏见,进一步描刻乡村画卷。而本书不仅仅有乡村画卷,费孝通先生以专业理论为根基,吸纳了教学反馈与社会反响,深入这幅画卷摸索“乡土中国”的本质,厘清中国乡村社会的底层结构,并针对当时快速变迁的中国社会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站在更宏观的结构化视角上,我发现自己开始能够跳出自身得失与家庭矛盾,理性地看待家庭构成与所处村落的人文环境,不再过于情绪化地看待地域问题,而是透过人们的背景和表现,探寻行为动机与问题核心所在。
期数
一百三十
书籍简介
本书收入了费孝通先生的两本代表性著作:《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的“乡土社会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这部作品着重对中国乡土社会进行结构性分析,为了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探讨了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性别分工等重要议题。《生育制度》是费孝通先生根据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的“生育制度”课程整理而成的。作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家庭,基于结构功能主义观点来考察生育制度,论述了与种族延续相关的一整套活动体系。
发布时间
同类书籍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同类书籍名称
云南三村
同类书籍索书号
D668/5543Y
图文作者
赵依思
图文单位
华西临床医学院
审校人
马梦灵
本期封面

本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索书号
C912.82/5543X1
组稿
资源建设中心
馆藏地
同类推荐图书图片

同类书籍馆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