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诺夫 | 四川大学图书馆

伊凡诺夫

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戏剧形式,全文有大量故事人物的心里独白和对话,还有简短的关于人物的神态描述,读起来颇为生动,便于读者带入和理解书中人物的所思所想。同时,《海鸥》一文颇具深刻寓意,从初读文章读者会认为海鸥象征的是妮娜,而随着剧情跌宕起伏,读者不仅恍然大悟,原来海鸥是指特里果林。多年前他开枪打死了海鸥,最终也用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他看似什么都有了,却失去的最重要的东西——生命的方向和意义。这一中心思想和《伊凡诺夫》异曲同工。

两篇文章的主人公最终都选择枪决自己,读者看来是妥妥的悲剧,而契诃夫在创作时的定位却是喜剧,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意味。曾经有一位日本著名作家点评契诃夫在《海鸥》中展现的幽默,他对访谈的人说:“我们现在这么认真地坐在这里难道不可笑吗,一个人在很认真地做一件事情,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每个人的生命都必然有其终点,但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到来,生命伊始就充满了荒诞。我们按照现世划定好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无数人努力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用别人的爱去定义存在。正如特里果林这么多年努力写作其实只是为了得到母亲的认可,而最后他成名了,也成为了母亲的骄傲,却永远迷失了自己:“我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写,为谁而写”。我们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是“我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活,为什么而活”。

读契诃夫的书,我们能看到人生会面临的许多困顿局面,或许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想出两全之策,但共情书中人物的遭遇,当我们为他们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生命而叹惋时,便会了解活着就有希望。


期数
一百五十七
书籍简介
本书选取了契诃夫的两篇戏剧——《海鸥》和《伊凡诺夫》。两篇戏剧的主人公都在人生中困顿迷茫,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带有典型的契诃夫黑色幽默式喜剧色彩。《海鸥》讲述了乡村少女妮娜爱上了来度假的作家特里波列夫,而后者只是把当做一时的情人,妮娜跟随作家去大城市,经历了流产、被抛弃等一系列打击之后,最终坚强地在剧院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途径。而一直暗恋妮娜的特里果林在多年后从籍籍无名成为知名作家,却丢失了人生的意义,最终在多年后和妮娜短暂的重逢之后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者名字
安东·巴普洛维奇·契诃夫
作者简介
暂无
发布时间
同类书籍作者
安东·巴普洛维奇·契诃夫
同类书籍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同类书籍名称
契诃夫中短篇小说全集
同类书籍索书号
I512.44/5735Q10
图文作者
罗文欣
图文单位
华西口腔医学院
审校人
韩夏 马梦灵
本期封面
本书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索书号
I512.34/4735
组稿
资源建设中心
馆藏地
同类推荐图书图片
同类书籍馆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