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绵羊

推荐理由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书名就吸引了我。何为“优秀的绵羊”?“绵羊”适合圈养,适应性强,没有目标,容易被裹挟着前进,正如书中所说的“当前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富有天分,而且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这本书常常会引起我的共鸣,引发我的思考,大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上了大学就一切都好了吗。

由于选拔标准本质和现象的割裂,我们为了达成目标常常过度追求量化的指标而忽略背后的本质目标,这也会让我想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因材施教,常常与弟子一起讨论,不仅有做人、学习、教育,还有为政、塑造君子人格、治国与安邦等重要问题,尊重学生的差异,启发学生的思想,苏格拉底也是如此。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为人师表的典范,这样的教育模式也是我们期待和想要看到的,仅靠填鸭式教育远远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的、批判性思维的人才。

然而教育系统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大环境也许会持续很久,身在其中的学生又能做些什么呢?我想,我们要学会批判,学会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不被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所裹挟,不要被“常识”这匹蒙着眼睛的野马拉着跑。我们要认清自我,反思自我,人可以一直忙忙碌碌,不需要灵魂,但这会让我们感到空虚。倘若大学四年仅仅是为了职业做准备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对自我的了解,那大学的意义将变得很局限。作者在书中提到了“精神想象力”一词,指一个人有能力摆脱固有的生活方式,以最大尺度想象所有的可能性,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精神想象力”的实现要求我们拥有勇气,即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旁人眼里也许是不走寻常路,是行不通的,也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与传统和平庸决裂,与内心的声音并肩作战。

我曾看到一句话“当不用赶路的时候才能好好赶路。”诚然,我们在时代的浪潮里,个人能改变的事情实在很少,但即使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选择和机会,也可以尽可能地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也会选择做的事情,做真正喜欢的事情。

期数
一百九十七
书籍简介
在本书当中,作者德雷谢维奇历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学校学生的“数宗罪”: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等,并提出“读藤校远不如读公立大学,学校更重视教育、教学方法也更灵活、更前沿”等观点,他还进一步指出,虽然这些藤校外表上有特色,但在内里,都是“失去了灵魂的地方”。很多在藤校就读的学生没有使命和目标感,自我膨胀、自我中心、自以为是。而相比之下,那些没有这些标签的人,却能在人生道路上攻城掠地,在各方面成就自己。
作者名字
[美] 威廉·德雷谢维奇
作者简介
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英文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他的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The Disadvantage of an Elite Education)在网络上点击率超过100万次。除了经常应邀在各个大学发表演讲之外,他还是一名颇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其文章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国家》《新共和》上。
发布时间
同类书籍作者
[美]迈克尔·桑德尔
同类书籍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2021年
同类书籍名称
精英的傲慢
同类书籍索书号
C91/7722J
图文作者
毛怡宁
图文单位
经济学院 2022级本科生
审校人
天蓝
本期封面
本书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2016年
本书索书号
G649.712/2132
组稿
资源建设中心
馆藏地
同类推荐图书图片
同类书籍馆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