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知识服务:四川大学图书馆AI资源建设刍议 | 四川大学图书馆

面向未来的知识服务:四川大学图书馆AI资源建设刍议

留言

尊敬的四川大学图书馆老师:

您好!我是四川大学的一名在校学生。首先,请允许我向图书馆长期以来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法表示由衷的敬意。四川大学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技术平台创新、读者服务拓展等方面均走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前列,为全校师生的学习、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此我们深感自豪和感激。

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深刻改变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获取方式。这不仅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知识的获取和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或许正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契机。我注意到,四川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一直走在国内前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前瞻性和创新精神。

如同传统出版商提供各学科数据库一样,未来可能将涌现出大量提供专业领域AI大模型的公司,这些AI大模型将成为新的知识载体和研究工具。图书馆的重要使命之一是保障师生享有平等获取知识的机会。因此,我谨在此提出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能够充分考虑到AI技术带来的变革,并积极探索将AI大模型纳入资源建设范畴,为全校师生提供体验和利用前沿AI技术的新途径。

具体而言,我冒昧地建议图书馆是否可以考虑采购国内外知名AI科技公司的大模型API接口,构建“AI资源服务平台”或“AI数据库”,供全校师生调用。例如,可以考虑与提供类似服务的平台(如Lobtchat、Merlin、Poe等)合作,或直接采购主流AI大模型的API,这些平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服务经验和技术实力。这将使我校师生能够便捷地使用到最先进的AI工具,助力科研创新和学习探索,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学术竞争力。

考虑到国内外网络连接的现状,为规避潜在风险,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议图书馆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可以优先考虑国内优秀的AI服务提供商。或者,学校也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技术团队或公司,负责AI资源的整合、维护和技术支持,从而更好地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我深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高校师生对AI资源的需求将日益增长。四川大学图书馆若能率先布局,积极投入AI资源建设,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更能彰显四川大学“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这不仅是对现有图书馆服务的有益补充,也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积极响应。

四川大学图书馆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一直走在前列,例如“明远搜索”学术资源平台的推出,以及各类特色服务空间(如研讨间、学习书屋、XR创意空间等)的建设,都体现了图书馆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和对师生需求的敏锐洞察。将AI大模型资源纳入图书馆服务体系,可以视为现有数字化服务的自然延伸,并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战略相契合,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此信。我深知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可能还不够成熟的建议,但衷心希望图书馆能够考虑,为四川大学的AI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期待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此致
敬礼!

管理员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