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传承图书馆人的使命担当,2025年5月12日下午,图书馆文理馆党支部、工学馆党支部联合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党支部和出版社第三党支部开展“书香共建”活动,在文理图书馆明远讲坛举行图书馆人职业精神分享暨《在废墟上重生》新书发布会。4个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和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同学们参加。活动由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馆长杜小军主持。
14时28分,全场肃立,为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三分钟。随后,北川图书馆原馆长、《在废墟中重生》作者李春老师以亲历者视角,深情讲述了自己在地震后被埋75小时后获救、历经艰难手术与康复训练,最终重新“站”起来,并带领北川图书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感人故事。
李春老师以“被埋废墟”“幸运获救”“艰难手术”“康复训练”“重新‘站’起来”等关键节点为线索,详细回顾了地震后北川图书馆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海内外图书馆人的无私援助下,克服重重困难,从基础功能恢复到服务体系优化,最终实现北川图书馆从震前县级三级图书馆到国家一级图书馆并获评“最美基层图书馆”的跨越式发展。这一蜕变生动诠释了在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抗震救灾精神指引下,图书馆人为人民服务、为文化事业拼搏的担当与奉献。
李春老师的讲述充分展现了图书馆人的职业精神,引发与会党员的强烈共鸣。文理图书馆党支部姜晓同志以“李春:图书馆职业精神的时代诠释者”为题回顾了汶川大地震后图书馆界紧密合作、团结支援的感人事迹,呼吁在座同仁时刻牢记图书馆人“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党支部李桂华同志谈到,李春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图书馆人“朴实”的职业精神底色,震后重建中带领团队将民族记忆融入图书馆建设,成为文化传承的活态样本。出版社第三党支部刘一畅同志作为《在废墟中重生》的责任编辑谈到,希望借该书出版的机会进一步加强社会各界对于图书馆工作及其价值的认识。2023级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惠海珠同学谈到灾难背后的人性力量和职业精神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是对图书馆人精神“敬业、爱书、利人”的最好诠释。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在废墟上重生》图书捐赠仪式。李春老师为该书出版给予大力支持的捐资人代表和四川大学图书馆进行了捐赠。
此次“书香共建”活动不仅加深了各支部党员对新时代图书馆人职业精神的理解,更为他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大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