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古籍修复专家万群赴川大指导《尊经书院记》拓本修复工作 | 四川大学图书馆

国家级古籍修复专家万群赴川大指导《尊经书院记》拓本修复工作

国家级古籍修复专家万群赴川大指导《尊经书院记》拓本修复工作

撰稿
古籍特藏中心
发布
党政办公室
审核人
张盛强
发布时间
2025-05-16

2025年5月14日上午,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天津传习、陕西传习所导师,天津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万群应邀到访四川大学图书馆修复室,参加珍贵馆藏《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拓片修复专家咨询会。

论证会上,万群老师细致观察文献的材质、墨迹及装帧痕迹,带领修复室成员逐层分析破损成因,并结合历史文献及对其相同版本文献的考证,梳理还原了藏品的原始装帧意图。

在讨论过程中,万群老师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修复团队答疑解惑,从纸张选配、修复技法到装帧还原,均提出了专业建议。她强调,古籍修复不仅要注重技术层面的修复,更要尊重文献的历史原貌,做到“修旧如旧”。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万老师的指导令大家豁然开朗,为后续修复工作指明了方向。

《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是四川大学图书馆收藏的重要历史文献,具有较高的文物和学术价值。光绪元年(1875),四川学政张之洞与总督吴棠共同创建尊经书院,为使书院运转有章可循,张之洞专门撰写《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涉及读书门径、治学方法、考核办法、书院藏书等诸多方面。光绪二年(1876),张之洞任满离蜀,尊经书院将此文献铭刻于石,以传久远。据考证,书丹者为张之洞得意门生范溶。此碑后来损毁,拓片流传不多,因此十分珍贵。

此次论证会为《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的科学修复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将依据专家意见制定详细修复方案,确保这一珍贵文献得到妥善保护与传承。此次交流不仅提升了川大图书馆修复团队的专业水平,也促进了津川两地古籍保护工作的经验共享,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1747358245247897.png


撰文:张黎俐

图:候敏

审核:张盛强、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