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智慧图书馆时代的新型业务体系,全面提升馆员对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深层认知,持续增强馆员的业务素养与实践能力,2025年11月14日下午,四川大学图书馆“圕学讲习所”在文理馆三楼典籍陈列馆,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籍修复体验课程——“棰墨千秋·古籍传拓”。
本次培训特邀图书馆古籍特藏中心张丽老师担任主讲,许卫红、张黎黎、孙诗、王丽等多位老师现场指导,吸引了来自8个中心(室)的13位馆员踊跃参与,共同沉浸于传统传拓技艺的博大精深之中。
课程伊始,在志愿者同学的引导下,馆员们首先参观了典籍陈列馆,深入了解了包括“册府千华”“希世鸿宝”“方外同好”等九大核心展陈板块,进一步增强了对典藏文献的认知,为后续的传拓体验营造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随后的专题讲座环节,张丽老师以“拓印传春秋——中国传拓技艺”为题,系统讲解了传拓技艺的历史源流、发展脉络与艺术特色,生动阐释了这项传统技艺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她还结合我馆馆藏情况,介绍了馆藏拓片的特色与概况,现场展示了传拓的常用工具,演示了基本操作步骤与方法。

接着,馆员们在修复中心几位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实践,对十二生肖刻石进行拓印。石刻上质朴而灵动的图案,伴随拓印过程中纸张与墨彩的交融变幻,逐渐呈现于纸上。传统技艺在直观生动的氛围中得到了有效传承。

课程结束后,馆员们仍热情不减,纷纷分享学习心得。资源建设中心吴诺曼老师认为,“一碑一世界,一纸一春秋。观摩馆藏中西文珍贵典籍,是跨越时空的对话,亲手体验拓碑,是身体力行的传承。活动收获满满,意犹未尽!”,安全运维中心彭蕾蕾老师认为:“史韵悠悠,经老师和志愿者的口中尘封故事娓娓展开,如在眼前。体验阶段,亲手覆纸敲拓,墨痕渐显,真形跃于掌心。于一敲一染间,与古人同频,领略技与艺的千年平衡。”
本次“棰墨千秋·古籍传拓”体验课不仅是一场修复体验培训,更是一次传统文化浸润,有效提升了馆员队伍的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将为图书馆的业务创新与发展注入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新活力。
文字:研究发展中心 李禾
图片:古籍特藏中心勤工助理 傅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