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由四川大学图书馆和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型社团中华文化读书会联合举办的明远读书会第二十八期在江安图书馆明远文库顺利举行。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以研读阿来《机村史诗》为内容,邀请到文学与新闻学院2024级硕士生余贤隽作为主讲嘉宾,吸引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积极参与。
余贤隽结合文本与自己的阅读体验,重新审视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认为《机村史诗》对传统史诗观念提出了挑战,作品不同于中西方传统史诗的宏大叙事,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历史的进程。
余贤隽指出文学与历史在本质追求上存在差异,文学更注重个人思想情感的传达,而历史研究则致力于构建整体图景。这种差异在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尤为明显,阿来的作品正是这种创作困惑的集中体现。

主讲嘉宾分享
余贤隽认为《机村史诗》的创作实践颇具启示。阿来采用花瓣式的立体结构,通过六个中篇和十二个短篇,展现了藏族山村的变迁,揭示了新事物的建立与旧事物的消亡的复杂关系。在文学技巧上,作品实现了从线性叙述到日常描写的转变,从典型人物塑造转向众生相呈现。临近尾声,读书会迎来开放式讨论,这部小说首版的名字叫《空山》,此“空山”是否源自王维诗句?是“空山新雨后”还是“空山不见人”?大家以各自具有创造性的解读方式揭示出作品标题蕴含的多重隐喻,为理解文学与历史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互动环节,余贤隽请同学提问,同学们积极响应,余贤隽热情作答,现场气氛活跃,思想火花闪烁。

合影留念
文:中华文化读书会 陈子瑶
图:四川大学图书馆 康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