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军 | 四川大学图书馆

杜小军

现任
开启

“52经典悦读”名师经典共读《红楼梦》专场第一次读书讨论会顺利举行

2022年4月17日晚8点,由四川大学图书馆主办的2022年第十七届四川大学阅读文化节活动之“52经典悦读”名师经典共读《红楼梦》专场第一次读书讨论会以线上会议形式顺利举行。本次经典共读的导读名师,来自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王红教授参加了线上讨论。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馆长杜小军和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姜晓也来到了线上讨论会。

读书会伊始,图书馆研究发展中心的于姝老师对本次讨论会作了主要介绍。《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本次读书讨论会由四川大学商学院研究生杨草园主持,主要围绕《红楼梦》前十回展开讨论。来自电子信息学院的潘柏晓同学具体介绍了前十回的主要情节,杨草园同学梳理了贾府主要人物关系,带领同学们一览贾府之宏阔、人员之繁盛。

听楚歌袅袅 步草木依依

伴随着元代张渥经典画作《九歌图》的徐徐展开,以及演唱家龚琳娜的《山鬼》歌声,第27期“书香川大•亲子悦读”活动于2022年4月22日19:00拉开帷幕。本期主题为“山阿精灵——听楚歌袅袅,步草木依依”。活动由图书馆杜小军副馆长主持,来自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等单位的30余组家庭参与了活动。受疫情影响,本次活动为线上进行。


高校图书馆第一馆——四川大学典籍陈列馆正式开馆

2022年4月21日,在四川大学图书馆明远讲坛举行的第十七届四川大学阅读文化节启动仪式上,四川大学典籍陈列馆揭幕仪式举行,标志着高校图书馆第一馆——四川大学典籍陈列馆正式开馆。四川大学副校长姚乐野,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工作部、对外联络办公室、图书馆、古籍整理研究所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出席本次仪式。

1650621599653666.jpg

仪式上,四川大学副校长姚乐野、教务处处长、原图书馆馆长党跃武为典籍陈列馆开馆揭幕。四川大学图书馆是中国西部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图书馆,此次揭幕的典籍陈列馆位于文理图书馆三楼,占地面积162平方米。整体展陈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力图让书籍历史动起来,让典籍文字活起来,讲好川大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年第十七届四川大学阅读文化节启动仪式在四川大学顺利举行

“书籍,承载历史、通向未来;阅读,照亮夜空,点燃希望。”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推动书香社会建设,为人才培养赋能,为文化传承助力,为书香川大添彩,2022年4月21日,以“讴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十七届四川大学阅读文化节在四川大学图书馆明远讲坛顺利举行。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工作部、对外联络办公室、图书馆、古籍整理研究所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四川大学2022年度“阅读之星”获奖学生和来自各学院的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仪式。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兰利琼主持了本次启动仪式。

1.jpg

川渝科幻亲历史——第十九期真人书屋讲座在江安图书馆举行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2022年4月20日,适逢谷雨时节,在“春意融融,草色萋萋”的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明远湖畔,众多来自川渝地区的著名科幻作家与科幻学者及爱好者齐聚图书馆,赶赴一场属于科幻的春天的约会。

1650602577372499.jpg

2022年第十七届四川大学阅读文化节即将启动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宣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和中国图书馆学会印发的《关于开展2022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要求,2022年“4.23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四川大学图书馆将以“讴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启第十七届四川大学阅读文化节。

“四川大学阅读文化节”是我校面向全校师生打造的全方位育人的阅读文化阵地,至今已成功连续举办16年。本届阅读文化节策划推出了6大主题、80余项子活动。其中包括:“《巴蜀全书》捐赠仪式”“典籍陈列馆揭幕仪式” “第五届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 “2022年四川大学‘阅读之星’评选表彰”“第二届四川大学知识产权挑战赛”“青春之我·真人书屋”“大运连连看:大运会知识问答”“明远读书会”“亲子阅读”“沐心小屋”等,旨在为广大师生奉上一场精神文化盛宴。

十七年来,四川大学阅读文化节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承担起推广全民阅读文化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人才培养赋能,为文化传承助力,为书香川大添彩,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和公共文化氛围,推动了“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建设,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

      2022年第十七届四川大学阅读文化节具体活动如下:

“最美笔记”展现“最美青春”

由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图书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四川大学本科生‘最美笔记’大赛获奖作品展示”近期在四川大学江安图书馆明远展厅亮相。

这次展示共展出获奖作品27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优胜奖13项。展品内容包括课堂笔记、实验报告、课程作业等。展示形式别具匠心,一项作品一个展板,展板上既有笔记的原貌再现,又有获奖者的肖像、简介和关于“笔记”的感悟。走近展板,获奖者及获奖作品就直观、立体地呈现在了参观者的眼前。

QQ图片20220418111544.jpg

明远读书会第十二期《鲁迅小说选》中的《呐喊》专场在江安图书馆举行

伴随着夕阳,同学们重读鲁迅。先生的“呐喊”振聋发聩,直击人心。2022年4月7日19点至21点,由四川大学图书馆和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型社团中华文化读书会联合举办的明远读书会第十二期在江安图书馆明远文库顺利举行。

1979年,原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选注并出版了《鲁迅小说选》,这本图书作为川大学人文献,珍藏在明远文库。为推介明远文库藏书,也为进一步推动阅读经典,四川大学图书馆拟以《鲁迅小说选》为线索,联合中华文化读书会连续推出三期明远读书会,分别研读鲁迅先生的三本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本期读书会的阅读内容就是《鲁迅小说选》中选自《呐喊》的9篇小说。

《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与开山巨匠鲁迅先生的第一本小说集。1918年,新文化运动正值高潮。鲁迅因为和老朋友“金心异”(钱玄同)的一场关于“铁屋子”的谈话,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至1922年,“五四”大潮渐落,鲁迅应陈独秀之邀,将之前的小说结集出版,目的在于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并且慰藉那些在斗争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无畏地前进。

“匠心巧传承,经典永流传”—— 圕学讲习所第二次古籍修复体验课开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圕学讲习所” 一直致力于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式学习环境,培养馆员的综合素质。2022年3月25日下午,四川大学图书馆“圕学讲习所”第二次实践体验课程“古代文献装帧、破损与印刷实践”在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开讲,特邀图书馆特色资源中心丁伟、许卫红和魏涛三位老师授课,共有15位馆员参加了该课程学习和实践。

课程中,丁伟老师结合多类实物全面介绍了古籍常见的破损类型、成因以及修复原则。

 1648449634116569.jpg

许卫红老师则通过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古籍常见的装帧形式以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