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军 | 四川大学图书馆

杜小军

现任
开启

“青春之我•真人书屋”第四期“阅读与自我发现”活动在工学图书馆举行

2019年5月10日晚,“青春之我·真人书屋”第四期“剃刀三人帮”专场活动在工学图书馆五楼报告厅顺利举行。四川大学图书馆杜小军副馆长、工学图书馆馆长助理刘裴裴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参与同学热情积极,现场座无虚席。

本期真人书屋的真人书是川大“剃刀三人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邱晓林、副教授卢迎伏以及国际关系学院专职博士后王逸群。他们以文学清谈的形式,围绕“阅读与自我发现”这一主题,致敬艺术家及艺术作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

“剃刀三人帮”

 

首先,三位老师分别分享了各自读书生涯中“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书”,他们引用乔伊斯、康德、卢梭、萨特等名家的故事,探讨阅读对他者的发现和对自我的改变,分享内容涉及《水浒传》《白痴》《唐吉坷德》《包法利夫人》等著作。

“书香川大,亲子悦读”系列主题阅读活动母亲节专场成功举行

2019年5月12日,由四川大学工会委员会、图书馆共同主办的“书香川大,亲子悦读”系列主题阅读活动活动母亲节专场,在文理图书馆报告厅(明远讲坛)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2019年“书香川大,亲子悦读”系列主题阅读活动的第2期,活动主题为“爱与理解”。活动共分为上午、下午两场,每场40组家庭,上午场为学龄前儿童家庭,下午场为小学生家庭。
      活动开始,工会副主席冷泠和图书馆副馆长杜小军首先致辞。冷泠副主席特别强调了阅读过程中的亲子陪伴,希望通过阅读中的陪伴和指引,让孩子爱上阅读,也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杜小军副馆长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她指出,作为孩子,他们需要父母的指引和教导;作为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需要完善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因此,通过母亲和孩子之间相互的“爱与理解”,能够成就更好的母亲,成就更好的孩子。

 

“沐心杯”心理知识竞赛成功举行

2019年4月27日,由四川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四川大学心理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沐心杯”心理知识竞赛决赛在四川大学江安图书馆明远学堂成功举行。
      该活动作为四川大学第十四届大学生阅读文化节举办的“人际交往训练营”系列活动的四个子活动之一,经过4月19日的初赛,来自全校24个学院的160余名学生中,最终有8支队伍、25人进入决赛。
      出席决赛的评委有四川大学图书馆杜小军副馆长、四川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及社团活动指导部杨万贵部长、郭明秀副部长、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本次活动指导教师徐秋杰老师。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还有关工委心理健康教育及社团活动指导部黄建铨副部长、关工委办公室徐怡副主任以及马玉琼老师。杜小军副馆长首先致辞,她介绍了图书馆长期以来 “阅读保健心灵”的服务实践,并向关工委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图书馆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人际交往训练营”系列活动成功举行

为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四川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纸鸢书院川大分社以及四川大学心理协会联合举办了“人际交往训练营”系列活动,这是四川大学图书馆“大学生阅读文化节”系列活动的子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线上读书打卡、线下阅读交流会等四个项目共同组成。线上读书打卡活动于2019年4月15日至20日期间进行,线下阅读交流会于4月27日举办。

线上读书打卡:相逢何必曾相识
      本次“人际交往训练营” 线上读书打卡活动选取图书《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作为共读图书,以QQ群作为任务平台,以6天作为打卡周期,要求参与者与搭档相互配合完成线上读书打卡任务。活动伊始就吸引了140多位同学参与,随机分为两两一组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始了六天共读。从第一天的或羞涩或俏皮地打招呼,到第二天的“你的名字,藏着最美的故事”,再到第三天为搭档画“热点画像”,第四天的结交新朋友和点赞之交,最后到第五天的碰面和第六天的感想,里面有太多的感动与回忆。若为相知,相逢何必曾相识。
      在活动结束后图书馆的丁群老师说道:“很久没有感动于这样的美好了。真的,它就这样不知不觉触及你内心最柔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