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图书馆

每周一书·第一百四十九期
罗安达, 里斯本, 天堂

作者:[葡萄牙] 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 著 桑大鹏 译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2年
索书号:I552.45/2724
馆藏地:江安图书馆
书籍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段关于希望与悲观、失去与救赎的故事。卡托拉和阿基里斯父子俩从安哥拉的罗安达到葡萄牙的里斯本寻求治疗,却发现身处不幸之中。两人忍受着宿疾折磨、债台高筑的生活,在与留在罗安达的家人的书信电话往来中,隐瞒着艰难求生的境况。在老卡托拉曾幻想过上千次的城市的边缘,在一个被松树林包围的山谷里,他们终于找到栖身之所,并结识一位朋友。这份友谊能否将父子拯救?“两个灵魂惺惺相惜,整个世界虽然没有因此改变,但是每一处微小方寸都不同以往。”
作者简介
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Djaimilia Pereira de Almeida):葡萄牙籍安哥拉裔散文家和小说家,1982年出生于罗安达,在里斯本附近长大,获得里斯本大学文学理论博士学位。她的作品聚焦于种族、性别和身份问题,致力于寻找解决个人困境的方法。自2015年第一部小说《这头鬈发》出版以来,她就声名鹊起,2018年获得葡萄牙文化部颁发的国家写作奖。《罗安达,里斯本,天堂》在2019年获得葡萄牙语文学奖项——海洋文学奖。

推荐原因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是一部极具感情色彩和启迪性的长篇小说,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通过生动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后殖民世界的幻想和幻灭,以及漂泊异乡者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这本书的亮点在于作者对非洲新移民边缘群体对理想的追求中所体现的各种复杂情况进行了深刻的描绘,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极具震撼性的视角。

此书的主题涉及种族、性别和身份问题,寻找解决个人困境的方法,展现了非洲文学的悲悯美和复杂性。作为非裔女性作家的贾伊米莉亚以克制的笔调、丰富的情感、精湛的描绘能力,为读者带来了极具美感和沉浸感的阅读体验。

此书的情感部分非常出色,翻译者桑老师对情感表达的翻译非常精湛流畅,读者可以感受到原文中情感表达独特的克制和深刻,具有极强的共鸣感。此外,书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如卡托拉在普拉泽雷斯公墓遇到的一条狗的对话,以及父亲佩佩对亲生子阿曼迪奥的恨铁不成钢的心理等,深刻体现了边缘群体漂泊异乡的无助和渴望得到身份认同的心理,同时也展现了友情和爱情的坚韧和自我救赎。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能够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漂泊异乡者的心路历程,了解后殖民世界的幻想和幻灭。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读者,或是对后殖民主义和种族、性别、身份问题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它一定会成为你的心灵之旅。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处于边缘和弱势的群体,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对人类尊严和平等的呼吁,值得我们品读与思考。

——华西临床医学院 杨子琪

小说标题中的三处空间按照字面看来本该象征着主人公节节高升的命运,结果却充满了波折起伏,“天堂”更是处于过往和幻想中的未来之间的现实巨大的讽刺。

整体文风忧郁,但不时又有一些“小确幸”,妻子格洛丽亚与卡托拉之间的互动,又令人不由得会然一笑。女方会寄来满是唇印的书信,而卡托拉也会在艰难维生之余按照妻子的需求寄回所需物品。被抛弃的与被相互温暖的、被背叛的与肩负责任的、被嫌弃的与被倚仗的,复杂的情感、纷扰的幻想与现实、时间线上的不时跃迁,既充分揭示了后殖民时代社会生活的残酷面纱,又带给人眩晕的阅读美感,令人不由得代入,充分体会主人公的复杂心路历程和丰富的情感色彩。

——华西临床医学院 宋昌陆

同类书籍推荐

《大地上的受苦者》
作者:[法国] 弗朗茨·法农 著/ [中国] 张香筠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年
索书号:C955.565/3440H
馆藏地:江安图书馆, 文理图书馆


作者:华西临床医学院
杨子琪
审校:韩夏 马梦灵
组稿:资源建设中心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