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图书馆 | 四川大学图书馆

江安图书馆

揭开人性和生活的《面纱》

本书讲述了20年代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来到中国乡村生活的故事,在这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其英国家乡舒适生活中绝对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并领悟到了爱与奉献的真谛。

故事以女主角凯蒂开篇,为了逃离20年代伦敦浮华却又空虚的社交圈,也为了防止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凯蒂接受了沉默寡言的医生沃特•费恩的求婚。沃特在把凯蒂带到上海后,便迅速地投入到了他的细菌学研究中去。孤独的凯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唐森发生了婚外情。沃特发现后羞恨交加,为了报复,也为了重整自己的生活,沃特决定孤注一掷,带着凯蒂远走霍乱肆虐的偏远城镇,从一尘不染的研究室走向了瘟疫流行的前线,他慢慢地协助控制了当地的疫情。凯蒂则开始在一家由法国修道院做义工,并逐渐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意义。

在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的凯蒂,亲历了幻想破灭与生死离别之后,终将生活的面纱从她的眼前渐渐揭去,从此踏上了不悔的精神成长之路。

文化多元化的心理分析

本书对于心理学小白而言难度极大,因为书中涉及了许多心理学的专业词汇及研究方法。建议同学们先去修心理学(精神分析)这门课程再来阅读这本书。

我个人认为本书重点介绍了作者将文化多元主义和精神分析领域的研究重点转向了亚洲人和其他美国人之间复杂的界面。这本书一共分为四部分,阐明精神分析是如何植根于现代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讨论南亚或东亚亚洲人和欧美人之间的文化及心理不和谐和误解。

在学习《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心理学的概念仅限于这是一门心理医生用于治疗具有心理疾病的患者的学科。学完《社会心理学》之后,我才知道心理学不仅仅应用于心理医生,人们通过研究群体,群体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若是将这些规律研究成心理学定律,就可以运用其预测人们的行为或社会的发展。然而得出一条心理学定律需要经过大量实验和验证。

如本书前言所述“When you have an important idea, even if only a few people read it, it will be worthwhile. The idea will spread.” 作者花了十一年时间写下这本书,并希望以此传播自己的想法。

《见证交通茶馆——陈安健与黄桷坪艺术史》

艺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可能是一个不太熟悉的面,它的概念是模糊的。作为一个典型工科直男,我对艺术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从小到大学校里开设的美术或者艺术类课程中所接触的事物。相比于部分抽象的艺术作品或理念,我更乐意欣赏具体的艺术表现。陈安健先生的油画在我初次遇见时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写实的油画创作风格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的亲切感。《见证交通茶馆—陈安健与黄桷坪艺术史》这本书正是将陈安健先生的写实风格的形成过程作为引线,通过对黄桷坪交通茶馆的历史进行追溯,见证了四川美术学院与黄桷坪里迸发出的当代艺术发展活力。陈安健先生与交通茶馆作为主角,为我们上演了一场艺术与生活缠绵的“感情戏”。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看纳西姆如何颠覆你的惯常思维

让我们做一下作者在书中写到的下面这个练习:审视一下你周围的环境,回顾自你出生以来周围发生的重大事件、技术变革和发明,把他们与人们此前关于他们的预期相比较,然后看一下它们中有多少是在预料之中的?看看你自己的生活,你的职业选择、你与配偶的邂逅、你被迫离开故土、你面临的背叛、你突然的致富或潦倒,这些事有多少是按照计划发生的?

作者的论述仿佛有一种魔力,随时能让你怀疑自己,怀疑世界。在作者眼中,我们的传统智慧一无是处,我们似乎拿着错误的用户指南;我们的头脑似乎不是用来思考和内省的;我们不学习规律,而是学习事实,而且只学习事实;我们习惯于学习精确的东西,而不是从总体上把握;我们就像一个孩子在摆弄化学制剂一样对黑天鹅事件极端无知;我们自我欺骗;对待历史问题,我们的思想被三重迷雾所笼罩;我们由极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发生的事物所主导,而我们却一直把时间花在讨论琐碎的事情上,只关注已知和重复发生的事物;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你瞧,我们多么无知,我们几乎什么都不能确定。因此,尽可能准备好应对各种”意外“,保证坏的意外损失可控,好的意外能够抓得住机会,是需要我们做的。

愿每一个吃下这口安利的你,都能够在黑天鹅到来之前,做好一切准备,重新把握自己的命运。

 

《观星指南 : 不可不知的298个天文观测知识与技巧》

在有着很多自我支配时间的大学生涯中,同学们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度过呢?作为一个喜欢看杂书又热爱着天文的大学生,今天为各位同学推荐我阅读过的图书馆内丰富的天文类馆藏资源,当然并不是专业向的,不过就怡情和增长知识足够啦!

那些让你沉浸在浩瀚星空的书籍,不用登高望远即可摘星辰的旅行,你还在等什么?从古至今,河流干涸,高峰渐起,大陆也在不断的分分合合。然而我们所见的星空却几乎没有变化,因为我们生活的地球在这些星系面前也如婴儿一般。我们和这些绚烂的天体都始于那一次大爆炸,可以说我们也是星尘。然而如今都市霓虹灯彻夜不息,那片天空也被染上世俗的颜色。我们没有机会去亲眼看到天空真实的模样。但却不应该以此为借口,不再抬头去寻找星星。爱上天文,也只需抬头仰望那片星河即可。要如何才能看懂星空给我们传达的讯息呢?这本书绝对能切实的帮到你!不同时段的星空各不相同,在什么样的季节观测哪些星座、怎样在当季通过某个路标星座来认识晚上的亮星、如何通过一个星座找到与之毗邻的另一星座……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要成为一名观星大师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

“宇宙的最不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宇宙的最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不可理解的。”

希望你可以爱上抬头仰望到的这片星空。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到底有多神奇

心理学这个学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人觉得这个学科讲的东西都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心理咨询也只不过是聊聊天就收钱;有些人觉得这个学科谈论的都是玄学理论,会读心算命看手相什么的;还有一些人相信心理学可以解决一切,只要学了心理学就可以走上人生巅峰。也许比起看各种教你做人教你成功的文章和书,我们不如去看看现在的心理学家都在做些什么,说不定就自学成才走向人生巅峰了(大雾…)

《魔鬼经济学》

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经济学院的学生。大二的时候,我还是迷迷糊糊,完全摸不着经济学的门脉。说实话,“经济”听起来很日常,“经济学”则不然。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和浩如烟海的经济学史让人晕头转向,我甚至不知道这个学科有什么现实意义。
幸运的是,转折及时出现。接触《魔鬼经济学》这本书,并非自愿。这是英语老师安排的课外读物,当时我图省事儿去看了配套的纪录片,却在看完之后一口气读完了四卷本的《魔鬼经济学》。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经济学并非是“沉闷的科学”,每一件我们习以为常的事一深究都有着让你意想不到的东西,传统认知常常是错误的。比如,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还要危险的事实。

推荐这本书至少有三个理由。

首先,这本书十分适合作为通俗的经济学入门读物。数学是大多数人在经济学殿堂前徘徊踱步,缺乏往里窥探勇气的原因。这本书的作者算是广大数学无能为力者的难友,史蒂芬•列维斯的数学也不好。所以大胆迈出那一步,这本“将经济学原理、福尔摩斯推理与信不信由你博物馆合三为一”的书定不会让你失望。

其次,经济学在这个时代似乎成了必备的“常识”。每个人都要学会用经济学人的眼光看世界。作为一个经济学院的老学姐,我向你保证,学习经济学没有办法保证你以后挣到大钱,但是,当你有一天发现自己穷得响叮当的时候,你学的经济学能够让你知道,其他人为什么那么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