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图书馆 | 四川大学图书馆

江安图书馆

欧·亨利小说全集

推荐理由:

相信大家高中学习语文时,都学习过一种写作手法,名叫欧亨利式结尾。这位短篇小说巨匠用他老练的笔法,在故事中增添了无数让人拍手叫绝的转折。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不仅故事情节设计惊为天人,他塑造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物也栩栩如生,他对美国本土语言风格的掌握更是炉火纯青。《黑酋长的藏身之处》中的哈姆,《市政报告》中的凯撒,《有罪的一方》中的丽齐,这些都是欧·亨利在通过再现本土方言(美国的西部方言,南方方言,甚至是“纽约话”)为读者创造生动的语言质感方面的娴熟技巧的例子。这种在语言细微差异上的敏感性使欧·亨利成为一名多才多艺的文字调色师。同时他也喜欢“引经据典”,比如你能发现查尔斯·狄更斯的影子出现在《埃尔西在纽约》中,《索利托旅馆的希盖亚》和《卡利欧普的宗教改革》中暗藏希腊和罗马神话,以及他在《三叶草·乔恩斯历险记》中对阿瑟·柯南·道尔的模仿。

燕食记

推荐理由

“江南岭南风日好,世道味道总关情” “三餐惹味处,半部岭南史”,书封上的二句道出了此书的着眼点、落脚处,即于鼎鼐之间,烟火之处,铺陈展现近百年的粤港历史兴替,以师徒名厨二代的传奇身世为经线,绵密织入革命志士、钟鼎之族、行会巨头、商贾政客、市井小民的聚散流徙、人情冷暖、沧桑变故。人物众多,但架构经营却沉稳徐缓,作者叙事时,将现今的寻访与过往的回忆交织,多了变化往复,少了单线回忆怀旧的呆板。

此书最为吸引我的不是花样繁复的饮食,也不是隐陈的历史,而是贯穿始终的“情”与“义”,它涵括、触及了师徒、夫妻、主仆、母子、亲人、密友、同僚、邻里、乡亲……凡书中登场人物,虽个性迥异,但自然流淌的情却温暖动人。所以,“食”只是此书的表,“情”才是个中至理呀!

烟火漫卷

推荐理由:

“无论冬夏,为哈尔滨这座城市破晓的,不是日头,而是大地卑微的生灵;无论冬夏,伴哈尔滨这座城市入眠的,不是月亮,而是凡尘中唱着夜曲的生灵。”

每次读迟子建老师的文字,我都能感受到一股宁静纯洁又温暖的能量在语篇中缓缓流动。迟子建善于以温情和伤怀之美对待人性,她创作的人物大多是很普通的老百姓,却在她细腻的描写下变得有血有肉,让人觉得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也染上了诗意。

许多人说,《烟火漫卷》是迟子建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一封情书,也有人说此书是在城市文学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读《烟火漫卷》,进入迟子建的文字世界,是忙碌生活里一件十分浪漫的事。


——华西临床医学院2020级本科生  丁星文

 

小说中虽然处处是分离与苦难,却展现了人心中的善良与明亮,以坚韧与顽强作是生命的底色而向善向美。主人公刘建国即使年近七十,依旧通过驾驶“爱心护送”车的方式接触不同的人、去不同的地方寻找当年丢失的孩子,勇敢地承受生命的苦难。翁子安一次次入院出院,依旧热爱读书、顽强生活,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展现了生命应有的尊严,像烟火一样绽放,温暖灿烂,摄人心魄。

亚里士多德的鳄鱼:画中有部哲学史

推荐理由

哲学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却能另辟蹊径,从绘画作品出发,运用降维思路解读哲学。从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到20世纪的德里达,经由笛卡尔与康德、蒙田与卢梭、伏尔泰与尼采,以时间为轴,梳理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这不仅是一部跨越2600年的哲学史,还是一场美学的视觉盛宴。书中既包含了名家的代表画作,如大卫的《苏格拉底之死》,也不乏小众精品,如蒙克画的尼采肖像。我们将抓取画中关键事物,比如亚里士多德的鳄鱼、苏格拉底的杯盏、普罗泰戈拉的柴捆,听作者解读它们承载的哲思。


一个男人的位置

个人推荐感言


埃尔诺用乐观而理智的语言,传达着阶级界限带来的疏离和痛苦,讲述着她父亲平庸的一生。他屈服于生活的贫困,却决心将孩子送上更高的台阶;他不懂得阅读,但会忍着嘲笑和议论送孩子去公共图书馆;他自己生活拮据,却仍然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以免她在学校受到歧视。埃尔诺在长期接受教育后逐渐产生与父亲不同的价值观。她与父亲的话题越来越少,而父亲仍然执着地经常询问,女儿什么时候回来。

读这本书,我想到了《背影》里抱着橘子跨过铁道的父亲,想起《目送》中看着孩子背影明白了“不必追”的母亲,想起了总能及时接起我的电话却不常向我致电的我的爸妈。父母协助我们拼尽全力跳出这个圈层,然后我们俯瞰着他们并总是尝试着改变他们的行为举止。或许这就是成长中爱的分离。

——华西临床医学院 王益彰

庭院深处,是哪辆镀铬把手的小自行车?

推荐感言

本书在简单情节的基础上,肆意玩弄着文字游戏,将战争小说转化成了生活化、趣味化、暗讽化的小说。阅读过程中不难发现,主人公的姓和名在军营和故乡中是相反的,我猜想这是作者在表达人的使命和身份被战争所割裂;而好哥们卡拉XX更是拥有几十种写法,或许这个并没有明确代号的角色正代表着无数个想要留在亲人、爱人、朋友身边,最后却只能被命运裹挟着前进的战争年代下的普通人吧。

在书中,卡拉的朋友们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远离非洲战场,留在深爱的姑娘身边:有自残自虐,有装疯卖傻,最后卡拉选择喝得烂醉睡在大街上,可是第二天他还是登上了征兵的篷布卡车……在战争这一大背景下,每个人都是命运的配角。人们无能为力地被卷进命运的洪流,无论怎样挣扎却逃不开那一出悲剧。这警示我们,要珍惜眼下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也希望这盛世安泰,再无战争。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推荐理由

《未来简史》探讨了未来科技发展后人类该如何自处。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当成机器来使用,降本增效,解放人力。但矛盾始终存在——人力被资本要素替代,甚至人工智能拥有自己的思想。未来越来越多的人类或许会成为“无用阶级”。

无论这是“预言“还是“寓言”,都警醒我们去思考、去创造,努力走向一个我们想要的未来。

——商学院2020级本科生 沈志琦


时下爆火的Chat GPT又将这个问题抛出:人类的出路在哪里?大家一直在说,我们拥有人工智能无法拥有的心智或情感。但《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提出了新的观点:我们的大脑也是一个算法体系,一个生理物质推动另一个生理物质产生反应,连环式链条让我们在行动上发生改变,人工智能最终将占领地球的中心,控制着我们,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准备。

——华西临床医学院2020级本科生 李沁璐


冬牧场

推荐理由

作者的文字如潺潺流水,哗啦哗啦流进人的心里,时而让人捧腹大笑,为居麻大叔的可爱撒娇;时而又让人心酸落泪,为牧羊人的艰苦生活。

在书中,居麻的家人是主角,居麻的邻居也是主角,偶尔路过的司机或者找骆驼的人是主角,有时候刚出生的小牛、生病的小羊、熊猫狗、梅花猫也是主角,深处的红坟墓、天上的太阳、月亮、万事万物皆为主角。作者在很用心的感受着生活。
阅读时,这本书好像把人带到了另一个世界,荒野,戈壁,流云,白雪,落日,黄沙,牧场,牛羊,骆驼,空旷的静,结实的生命,还有温暖的食物。作者在描述荒野景观的时候也透露着对生活对生命无言的思考。没有城市的喧嚣灯光,复杂的人际交往,如影随形的焦虑感,在书里既能感受到宁静满足,也能体会到孤独。这种孤独可以接纳享受甚至是感动,当然长时间可能也无法忍受。

“车停在我家小店门口。眼下的世界仍被大雪严密地封堵着,白茫茫直到天边。但对我来说,这个冬天已经结束了。之前觉得漫长难捱,如今猛然觉得,竟是那么地匆忙、草率、不知所措。”这是书中最后的结尾,作者的冬牧场结束了,我们在新的春天再出发。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内容简介:这本书从一个印第安孩子的诞生开始,非常有故事性和画面感。作者与他的田野对象在书里主客交融,一方面能细致地感受到瓜亚基印第安人怎么生活以及为何如此生活,另一方面也能观察到一个人类学家是怎么在进行他的田野生活。作者及其细腻的还原了那些现象背后的缘由,也展示了他探究的耐心与细腻以及那种对不带偏见的深层理解的追求。这是一部让人击节的人类学杰作,使用前现代的平实语言,展示了一个"野蛮"部落的"文化"。瓜亚基印第安人部落是无知、迷信、冷漠和野蛮的,他们会杀婴、杀老人、杀仇人,特别是仪式性食人。因此,该部落的消失,不是死于大自然,而是灭绝于所谓同类的围剿,同时也带走一些奇特的语言、习俗、传说和信仰,书中传达了对于人类社会的政治思考也让人陷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