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图书馆 | 四川大学图书馆

江安图书馆

西西弗神话

推荐理由

加缪在这本哲学书中表达了他的哲学观点,也是一种存在主义:承认荒诞但拒绝任何跳跃和和解,这种反抗的态度才是协调一致的哲学立场;同时也要意识到坚持这种反抗也会面临反常。

反抗,首先是清醒地意识到生命荒诞的本质。加缪在书中写道,“起床,乘电车,在办公室或工厂干四小时,吃饭,乘电车,再干四小时,吃饭,睡觉,而且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和星期六,全是同样的节奏,大部分时间里,这条路走得相当顺畅。不过有一天,突然萌生“为什么”的疑问,在这种带有惊讶色彩的厌倦中,一切就开始了。“开始了”,这很关键。我们生活着,就是在使荒诞生活着,否认并不能掩盖这样的事实。

反抗,其次是不再为了虚妄的未来或者某个想象出来的目的而活,而是为此时此刻,为每个当下而活。正如书中所写“这块石头的每颗沙粒,这座黑暗笼罩的山峰的每片矿物闪片,本身就构成一个世界。朝向峰顶的奋进本身就足以充实一个人的心。必须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又正如我们的人生,耳边总是有这样的言论“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工作了就自由了”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没有赋予当下意义所指向的未来真的会如此美好吗?其实并不见得。因为我们的人生不是分散的,它由每一段的当下组成,而只有正视这无数段当下,在肩上扛住荒诞的巨石,才会不坠入虚无主义的深渊中。

梁永安:阅读、游历与爱情

推荐理由

一、引经据典,举例丰富贴切

从欧美到东亚,从戏剧到电影,从历史名人到文学著作,从佛教到阳明心学……书中大量列举了古今中外各种事例,说理的同时生动易懂、具有说服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知识储备与积累,让读者在知晓道理的同时也积累了各种知识,同时也不失为一种发掘其他好作品的渠道。

二、立意高远,横向与纵向交织

作者在时代与世界的大背景下来看待现在年轻人的诸多问题,而不是仅仅囿于年轻人这一个群体或者说当前的中国社会。在作者的分析下,你会发现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是一种思维在漫长人类历史中根深蒂固抑或是潜移默化的结果,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碰撞的结果,尤其是在全球化以及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年轻人更加迷茫,我们急切地寻找方法,不管是“破”还是“立”。但需要明确,年轻人首先是隶属于这个大背景,然后才是我们自己。

三、思想深刻,贴合当今年轻人的心理

理想国

推荐理由

1. 正义的本质与幸福的关系

《理想国》提出了一个深刻而耐人寻味的问题:正义的人与不正义的人,谁更幸福?柏拉图通过对正义与灵魂的多重层次的讨论,指出正义并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责任,而是通向个人幸福的关键。正义的人拥有更高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控制欲望、保持理性,并且不被仇恨蒙蔽,因此比不正义的人更能实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柏拉图借助这个论点,进一步阐述了道德修养与幸福之间的紧密联系,尤其是在一个不断追求物质利益的社会中,如何平衡个人欲望与社会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正义与幸福的关系,柏拉图指出,只有在一个以正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中,个人的真正幸福才能实现。这一观点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对物质财富和权力的过度追求中,重新审视道德与幸福的关系显得尤为必要。

2.教育与哲学的力量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培养正义公民和理想国家的核心。他提出,哲学家应是国家的领导者,因为他们不仅具备更高的智慧,还能够通过理性洞察事物的本质,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决策。在现代社会中,这一观念引发了人们对领导者品德和能力的深刻思考。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虽然极具理想主义,但其对教育重要性的重视以及对领导者理性与道德的要求,依旧是现代社会构建公平治理体系时的重要参考。

简爱

推荐理由

这本书出版在19世纪,比《茶花女》仅仅早一年,隔壁的法国当时是7月王朝,在进行各种大革命,而英国当时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头号的工业大国,但妇女的地位依旧没有被革命所改变。在那个年代,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品,女人一生的目标就是一定要找一个好归宿,这个在后来《傲慢与偏见》当中也有所体现。

制造消费者: 消费主义全球史

推荐理由

(1)内容丰富、客观严谨又通俗易懂:本书讲述了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消费主义呈指数级发展的过程。其中图文并茂,插入了大量真实的历史图片,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作者引用了众多资料,考证严谨详细。从各式的数据到不同学科的专有名词,从心理学到马克思主义,从小说电影到权威研究,从街头巷尾的小事到影响整个社会风气秩序的大事……这本书资料详实,但又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引发读者的思考,大量的事例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通俗易懂。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的内容十分中肯,不带偏见,一如法国科普月刊《为科学》里写的:“本书作者没有理论自负、没有展现意识形态,而是用有据可查的文本为读者展现了多种视角及论证,浅显易懂地讲述了1800到2000年消费社会的演变。”

(2)思想深邃,引人深思:每一种消费现象的身上都会有一个时代的痕迹,其代表的是由生产力的进步而带来各方面的变化。尤其是女性和青年人作为重要的消费者,本书用了大量的篇幅去阐述这些与其相关的消费以及消费文化。一种环境会形成一种消费,一种消费会滋生一种文化,一种文化会滋养一代人,而这一代人又会创造新的环境。环环相扣,生生不息。一本消费主义发展史亦是一本资本主义发展史,一本女性发展史,一本全球经济发展史。

窗外飞过一只鸟

推荐理由:

春和景明日,与君乐游时。于你而言,这个春季是一次亲近自然的深呼吸,还是又一个躬耕不辍、埋首于案前的季节?无论哪一种,春季,总会是一个观鸟的绝佳季节。打开这本书,走进观鸟者的世界,感受雪莱笔下“欢乐的精灵”将如何带给我们力与美的享受,追随着莎士比亚的脚步,探寻鸟儿们吸引我们的独特磁场。一群毛脚燕在空中盘旋的时候,你看见时间像溪水一样静静淌过;一只燕隼捕猎时划破天空的英姿,将会轻而易举地夺走你的赞叹。作者展现给我们,这样的时刻带给我们的震撼,不会逊于亲眼目睹了一场太平洋洋面的鲸越。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观鸟者,翻开这本书吧,你会看到西蒙▪巴恩斯不厌其烦地向你分享着他的快乐,以及获得这份快乐的方法,你会感受到字里行间绽放的蓬勃春意与希望,你的下一次抬头,看向窗外的鸟儿,一切都变得如此不同。在这个春季,成为一个自由的探险家吧,从打开这本秘籍开始。

鲸背月色

推荐理由

想要来一场探寻生命的旅程吗?想要真切地去感受生命的律动吗?阿克曼笔下的动物似是有一种“魔力”,能够褪去我们对他们浅显认知的外衣,去感受生命真切的温婉与芬芳。

去探寻一座在动画中会阴森恐怖的蝙蝠之洞吧,去欣赏这一首婉转悠扬的“蝙蝠的颂歌”,原来它们并不会邪恶地将我们抓走,原来它们温顺的即使被抓在手心在想要挣脱也不会去咬人,原来在夕阳的余晖下,两千多只蝙蝠振翅飞翔天边的景象会让我们震撼地难以言说……当然,原来它们看似庞大的族群,竟然是即将凋零之花,在残风中飘扬……

去看看嘴角永远看似带着笑容一般的鳄鱼吧,去感受它们在阳光下眯着眼打盹享受而慵懒的身形,去感受母鳄鱼信心为宝宝寻找舒适家园的母爱,去发现原来它们并没有所谓真正的“眼泪”。

鲸鱼更是在我们脑海里印有画面的庞大物种,其庄严又美丽的外表让无数人喜欢,更是给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轻轻拂去面纱,原来鲸鱼没有高贵与遥远,只是在体型领域进化达到顶峰,随着阿克曼的笔触,心中跃然升腾起一种宏大又心潮澎湃的意境。

企鹅迈着滑稽的步伐一点一点的挪步在万里冰封的南极,这样遥远的生命却和我们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爱的外表下埋藏着许多我们所不知的奇妙生存旅程。

徐霞客游记

图书推荐理由

徐霞客先生22岁开始出游,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一主一仆,北历燕翼,南涉闽越,东渡普陀,西北攀太华山巅,西南达云贵边陲,以脚步丈量着九州,直至双脚不能行走。先生沿途所经,记录详实,文字行云流水,境界肆意潇洒,让人不知不觉就想跟着他的文字踏上旅途之路,跟着他从西北大漠走到江南水乡,从天寒地冻走到春暖花开。我们总囿于没有时间、缺少资金去各地旅行,那么在先生的游记中,你将以地理学家和文学家的视角,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遍游神州大地。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曾说过:“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徐霞客先生的一生勾勒出了追求真知与自由灵魂的轮廓,他告诉我们,生活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和实验室的数据,更是那些让我们心灵颤动的瞬间,是那些让我们热血沸腾的探索。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因此,在将来的日子里,生活的旅途中,愿我们多去拥抱自然,发现美好,活出诗意。

莎士比亚植物诗

推荐理由:

在《莎士比亚植物诗》中,作者格瑞特·奎利以深厚的莎士比亚功底和炽热的热爱,在文字间勾勒出了莎士比亚作品中那些鲜活的植物形象。他们以敏锐的洞察力,解析了莎翁筆下植物的象征意义和角色定位。每一种植物都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贯穿于莎翁作品的始终。

举个例子,当提到红玫瑰时,我们会联想到《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朵花代表着爱情和激情的爆发,它是两位主人公感情紧密交织的象征,红玫瑰既象征着爱情的热烈,也隐含着悲剧的预兆。它的出现让两位主人公心头燃起希望的火焰,却也标志着他们之间爱情的不可避免的命运。正如奎利和柯林斯在书中的描绘所言:“红玫瑰,无论是鲜艳的颜色还是刺人的荆棘,都代表着激情与爱情的交织,是这部戏剧中美丽而又悲伤的存在。”。

盲人之歌

图书推荐理由

《盲人之歌》作为作者出道第十年的作品,一如既往地注重于对文化灵魂的挖掘,并且经过时间的沉淀,其写作技巧表达更加炉火纯青。每一个眼神,每一处细节都有其深意,使得故事生动而又精彩绝伦,且当结尾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转时,回观前文却又能令人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由此也激发起了读者的好胜心,进一步的去细细品读。

《两个埃莱娜》中施害者与受害者身份颠倒的瞬间制造了一个巨大的讽刺。《娃娃女王》中表面上用来寄托哀思的陶瓷娃娃,实际上也只不过是掩盖真相的伪装。《命中注定》讲述了一位画家的困境,看似做出了巨大改变,但细看却又仿佛一层不变,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旧道德》描述了一个男孩因环境改变而引发的变化与成长,表面上的“恶人”坚守着应有的道德底线,以各种道德制高点包装自己的“好人”却最终暴露出人性中黑暗面。《生活的代价》讲述了一位教师悲惨而荒诞的人生,作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的小人物,在当权者粗暴的镇压手段下,他的死亡显得如此无辜与无助。《纯洁的心灵》中妹妹看似心灵“纯洁”,却为了满足私欲,以不正当的手段导致了哥哥及其女友的悲剧。《捉海蛇》中则讲述了过于天真单纯主人公不幸落入高级骗子股掌之中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发人深省,再结合这本书的标题《盲人之歌》以及书腰上的“对于真相,我们总装作视而不见”,使其更显得其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