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的经典之作,源于费老先生的一篇英文论文。其通过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中士绅阶层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他们在地方治理、文化传承与社会稳定中的核心作用。书中结合实地调研,描绘了士绅作为地主、学者和官员三位一体的身份,及其在国家与农民间的桥梁地位。本书不仅分析了士绅的经济基础与文化权威,还探讨了他们在现代化冲击下的衰落,探讨了城、乡的割裂问题。不仅如此,本书还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独特性及其转型困境。本书对同学们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历史及转型有很大的帮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书中士绅的兴衰反映了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脆弱与韧性,对当下颇具启发。士绅因土地与科举制度而兴,却在土地改革和现代教育普及中衰亡,显示社会大环境对阶层的深刻影响。但承担地方治理支柱的角色并没有因此消失,例如返乡青年、援乡知识分子等顶替了部分传统士绅的功能,体现了我国社会格局转变中的韧性。
但这些当代的“新士绅”缺少乡村的根基与势力。传统士绅植根农村,而新士绅多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成功者,与乡村的联系减弱,导致城乡间资源与文化流动不畅。城市精英关注自身阶层利益,农村则缺乏足够的文化与经济引领者,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新士绅虽能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但其影响力有限,无法像传统士绅那样全面整合地方资源,可能导致城乡割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因此我认为,费老先生的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去了解过去的乡村社会,更启发了我们对当代城乡关系的再认识与反思,同时也对有返乡意愿的同学提供了一些线索与警示。